每日导读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1HiFi耳机价格屡创新高
售价过万元的耳机算不算贵?可能绝大部分人会觉得贵。但你要说这就特别贵吗?也并没有,现在两三万、四五万的耳机多的是,几十万的耳机大家也都见识过了。不过落实到购买这件事情上,你会买上万元的耳机吗?相信除了极少数耳机发烧友,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买的,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,上万元的耳机意味着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工资,维持日常生活显然更重要一些。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烧龄长一点的人会发现现在的耳机越卖越贵,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大约十年前我们谈论旗舰耳机,那还是AKG K701、森海HD600等这些经典耳机,两三千的售价不算特别贵,但也不便宜,基本是当时一部高档手机的价格。耳塞基本也是如此,没有特别高得离谱的价格。所有的转变都是在这十年间完成的,从五六千到七八千,再到上万,像涨潮一样一年年涨起来了,却没有退潮的意思。
这期间每次推出一款价格创新高的耳机,大家都会一片惊呼,但没过多久,就会有新的更贵的产品刷新纪录。例如AKG K3003刚推出时价格过万,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感叹一条耳塞怎么可能卖这么贵。但看看现在,过万的耳塞已经不再稀奇,几万元的耳塞也被制造出来。一个耳机厂家现在要是没个上万的产品,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。价格是上去了,那么声音表现是不是也随着价格的增长而有提升呢?
2日益分化的发烧友阶层
近两三年线下耳机试听活动在全国不断增多,发烧友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得以接触目前的这些顶级耳机产品。如果你认为这些售价过万的昂贵耳机只是徒有其价,那就真错了。用现在的旗舰耳机对比十年前的旗舰耳机,你会发现技术的进步相当明显,声音素质有极大的提升。所谓食不厌细脍不厌精,当你的耳朵习惯了现在的这些高端耳机的声音,再回过头来听过去的旗舰,可能会觉得很多都不能满足你的听音需求了。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现在的旗舰耳机比十年前的旗舰耳机声音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
我们当然不是否定这些新旗舰存在的意义,因为它们代表了当下耳机的最高水准。只是,现在给人的感觉是厂商们更倾向于这些高端产品的研发,而对于中端和入门产品不是特别重视。发烧友也随之出现了分化,有经济实力的自然可以享受顶级的耳机产品,而没钱的却难以找到物美价廉的入门良品。以往那种入门、中端、高端的平稳过渡状态被打破,断层已经初步显现。更令人担忧的是脱离产品定位的唯价格论逐渐开始流行,这对于初涉HiFi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学生是入门HiFi耳机的主要受众
发烧友很大一部分群体是学生,他们并没有经济来源,虽然说现在生活条件要好了一些,但HiFi器材上的支出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入门耳机乃至部分中端耳机是他们的主要目标,但真正能够在HiFi层面达到入门水准的产品还是太少,可挑选的余地不大,这就造成了想听而买不到,高端又听不起的情况。所以入门耳机是不好买,而不是没人买。
3停停脚步,初烧有点追不上了
老烧们都非常强调玩HiFi的循序渐进,一个对器材一无所知的人,你就算给他最好的设备,他也不会理解这东西到底好在哪。对于器材声音表现的理解、对于正确听音观的培养,是需要在渐次聆听各档次的器材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。经历了这一过程,才能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好的HiFi器材,它为什么好。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HiFi发烧讲究听音和器材的循序渐进
但现在入门的门槛越来越高,而厂商们对于开发入门产品热情不高,发烧友就不得不花费更高的价钱去买更贵的器材。我们现在想找一款千元以下的入门HiFi耳机相当困难,这个价位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消费类耳机。即使我们将条件放宽到2500元以内,能找到的HiFi耳机产品也不算很多。并且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入门HiFi耳机里头戴式产品越来越少,以耳塞产品为主。
耳机动辄上万元 入门耳机真的没人买了?
将千元以下作为入门HiFi耳机的标准是否依然合适?
我们也在思考现在将千元以下作为入门HiFi耳机的标准是否依然合适?已经没有足够的产品来支撑这个习惯标准,或许现在放宽到1500元才比较贴合目前的市场实际。但这可能会让初烧有点难过,因为HiFi耳机只是HiFi系统中的一个环节,连前端全套下来其实花费也不少,预算的增加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。
以后还会有厂商对入门产品上心吗?这个真不好说,毕竟高端产品是既赚口碑又有高附加值的诱人蛋糕,相对于入门产品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证品质的严苛要求,高端产品做起来显然没那么束手束脚。但作为初涉HiFi的人来说,追随高端的脚步已经有点跟不上了。现在讲“不忘初心”,入门发烧友就是HiFi器材的初心。重视入门耳机其实就是保证烧友的不断档,能持续对HiFi投入热情,这样才能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与活力。
文章转载自ZOL在线 作者李靖
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.
北京昆光学校
18年专注音视频专业人才培训
培训项目:音响调音师、录音工程师、灯光师、音视频设计工程师、音视频检测工程师、全年招生电话:010-63495475
分享: